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环保百科 >

“臭水沟”缘何变成玉带河?

时间:2021-02-16 00:45 来源: 作者: 点击:

  中国环境报记者王小玲 通讯员王兴权泸州报道 “河里干干净净的,旁边的公园也打造起来了,我们住在这周围很舒心,看着也很开心。”家住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龙城丽都小区的王先生站在玉带河湿地公园旁,看着过去的“黑臭水沟”已变成怡情休闲的场所,恍然间有种“这才是生活”的深切感受。

  王先生眼前的这条玉带河,位于龙马潭区沱江以北龙马大道、金带路、千凤路围成的区域内,全长约5.2公里,沿河两岸的居住人口总计约10万人,2015年被列为轻度黑臭水体。

  5年间,这条贴有“黑臭水体”标签的河道,摇身一变,成为名副其实的“玉带”河。谈起“变身”的诀窍,龙马潭区的回答是:坚持“生态+”理念,以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合力打出“控、护、绿”组合拳,努力实现河畅、水净、岸绿、景美目标。

  水净的第一步是“控源”,加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

  2015年至2018年间,龙马潭区先后投入约1.2亿元,在污水管网改造中,新建4.6公里截污干管,将沿河两岸污水排污口纳入截污干管,实现雨污分流。在将沿河两岸商户、住户营业产生的污水接入市政管网的同时,集中清理沿岸垃圾、水面漂浮物,清淤疏浚、扩宽河道,为河道腾出生态空间。

  当“黑”、“臭”不复存在后,龙马潭区又在2019年投入5000万元,实施玉带河水环境提升工程项目。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龙马潭区以给玉带河“补水”来开启第二步“绿岸”的征程。

  一方面,建设约6公里补水管道及泵房,使日补充水量达到5000立方米,加快了水体循环;另一方面,建设蓄水3万立方的调节水坝工程,实现常态化补水。

  为建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开展河岸建筑大清查行动,对河道两岸未批先建、建设不符合风貌等违章建筑进行整顿,拆除违章搭建34处。打造集生态与观赏于一体的玉带河湿地公园,深入开展绿化提升工程,完善园内廊架、曲桥、栈道等配套设施。

  玉带河“变身”的最重要的一步,在于“护”,即建立长效机制。

  在建立联治联管责任制上,龙马潭区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结合实际制定玉带河“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明确各级河长、属地街道办事处、区级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每年投入长效管护资金270万元,委托第三方清洁管护单位,落实专人按时、分段巡查,及时清理河道垃圾和淤泥。

  此外,龙马潭区健全问题整改闭环机制,抓住问题发现、反馈、整治、销案4个关键环节,辖区街道落实2名河道督查专员,负责河道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限定整改时限,督促整改。目前,共排查各类河流问题100余处,整治率达100%,实现河流管护常态化。

推荐文章
精彩图文
汽车废气污染能引发心脏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