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环保作文 >

中国发展“核”变进行时 “民生砝码”俱增

时间:2018-08-27 00:06 来源: 作者: 点击:

  “把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保障和改善民生、调整经济结构、加强节能环保、深化改革开放上来”,这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2011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开幕式上的讲话。

  3月19日至21日三天来,在汇聚中外政企学研各界精英,紧贴中国“心跳脉动”的发展论坛上,民生议题又一次“众望所归”地“飞”了起来。

  在评价探讨近期最终定稿公布的中国“十二五”(2011年至2015年)规划时,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利亚、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耶鲁大学教授罗奇等一批重量级人士,不约而同地对其中所涉的民生领域给予了相当关注。他们认为促进居民就业与收入增长,完善社保,以及政府将更多支出用于教育、医疗,将对中国扩大内需和居民消费的努力具有关键作用。

  联系到今年两会期间,中国国家领导人诸如“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等郑重表态,以及“热力袭人”的“民富优先”、“幸福中国”等高频词汇,可清晰发现“民生”二字已成功推动中国发展观出现“核”变——发展依然还是那个“硬道理”,但长期以来的“GDP崇拜”退出了发展之核。

  事实上,这种变化早非形而上的理论构想,敏锐的观察家注意到,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到经济实力跃居世界次席的今天,数年间,中国在弥补“民生”这一发展短板领域骤然发力,从当下对物价、楼市采取的严厉调控和管理,特别是将其和官员问责制挂钩,还有在“十二五“规划中首提的“改善民生十大行动计划”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低于GDP增长”等量化发展目标中,无疑能感受到“民生”砝码在执政者天平上与日俱增之分量。

  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使长期以来依靠外需带动的中国深刻意识到海外市场的脆弱性和复杂性,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出口狂飙时代将一去不返。对外引擎告急,唯有向内谋求补偿。在此过程中,政府主导的庞大经济刺激计划确为保增长、保就业发挥出中流之功,但问题紧随之后,大规模、高强度的投资对经济带动的难以持续与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注定其仅能纾一时之困。

  如何破解发展困局?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大力构建推进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并同扩大内需、城市化战略密切相关的系统性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困扰中国多年的消费不足问题,成为了中国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

  正如黑田东彦在发展论坛上所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史无前例的,但不能忽略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收入差距加大等民生问题,若要长期保持可持续发展,收入分配政策以及社会保障必须加强。一些跨国企业高层则明确表示希望能够分享中国民生盛宴中的巨大商机。

  经合组织在其特为论坛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持续的城市化进程有助于处理外部失衡,但这需要政府在养老金、卫生保健和为流动人口家庭提供教育方面投入相当大的费用,与很多经合组织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有足够的财政空间来提供这方面的资金。

  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于论坛上明确表示,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大体要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在今年财政预算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保障、文化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将超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加18.1%。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中国确实祭出了勇气和行动,但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推动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这关乎中国能否真正摆脱唯GDP惯性,确保民生新“核”引领发展并长久飞扬。

推荐文章
精彩图文
美味小果子——无花果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