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环保新闻 >

野外种群数量增加至1864只 大熊猫受威胁程度喜提“降级”

时间:2021-11-08 00:34 来源: 作者: 点击:

  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白皮书显示,随着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快速优质增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野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   40年间,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从1114只增加到1864只,这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果和成功案例。   针对“降级”的消息,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晟,李晟指出,我们在看到大熊猫数量增长,生存状态显著改善的同时,我国重视生态保护,针对濒危物种投入的巨大保护力量,才是物种永续繁衍、“万物各得其和以生”的强大后盾。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李晟:在中国生物物种红色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最新一轮的评估中,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都从濒危降到了易危,表明这个物种的受威胁状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过去的几十年里面,我们国家在大熊猫的保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保护成效也得到了很明显的改善。大熊猫的野生种群和自然栖息地的数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得到了明显的回升和增长。   大熊猫被“降级”也是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这一成功案例将为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模板和示范作用。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李晟:实际上是我们国家过去几十年里面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保护的一个成功案例,同时,也是全球受威胁野生动物濒危物种保护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功案例。   种群数量明显增长 多地频现大熊猫身影   随着多年保护,如今无论巡护员或者保护区外的村民,会经常遇到野生大熊猫。   国庆长假期间,四川雅安市宝兴县的一位牧民,在驱车上山路途中,偶遇一只野生大熊猫下山悠闲玩耍。   几天前,在四川乐山峨边县,一只成年野生大熊猫下山至一户农家地里做客,引得不少村民围观,当地保护部门接到报案后赶赴现场,发现大熊猫专家已率先抵达,并盛情接待了这位“特殊客人”。   近年来,偶遇野生大熊猫或者大熊猫跑到农户家里的现象越来越多。除了村民,巡护员在巡护时遇见大熊猫事件更是常见。   在人类友善对待下的大熊猫,也不断拓展兴趣爱好。它们圆圆滚滚的身影,有时出现在满树满枝的鲜花中,有时出现在高高的大树上,并不在乎有人经过,颇有“放飞自我”的趋势。这一现象是好是坏呢?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李晟:这实际上主要反映出大熊猫保护的成效,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在恢复,它们的活动范围也在扩展,所以说和人相遇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了。同时,由于人们对于大熊猫的保护,大熊猫越来越能够离人非常近的,和人和谐相处。   那么野生大熊猫毕竟是熊,那么与人相遇,会不会伤人呢?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李晟:虽然在动物分类上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的动物,但是它是一种以竹子为食的特化的熊类动物,而且在野外它是性格较为羞怯的,独居的野生动物。所以说,大熊猫与人相遇虽然增多,但是它对人并不会构成威胁。   尽管大熊猫不会伤人,不过专家建议,在野外碰到了大熊猫,首先是要保持自己安静,不要惊扰到野生动物的正常活动。在脱离接触之后,把相遇的信息上报给保护区的管理机构和林业保护部门。 生态工程助力新疆麦盖提县谱写发展新篇章   近日,新疆喀什麦盖提县。麦盖提县位于新疆西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三面环沙,沙漠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干旱大陆性气候特征极其明显。2010年以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沙尘灾害频发,严重制约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2年秋季,麦盖提县开始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实施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工程。该工程总体规划面积100万亩,南北横跨50公里,东西纵深20公里,总面积667平方公里。近十年来,当地累计实施防风固沙造林41万亩,定植新疆杨、文冠果、胡杨、沙枣、沙棘、红柳、梭梭等生态林木和苹果、西梅等经济林木2.2亿株。   随着工程持续推进,县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控制,降水情况逐年加大,森林总量得以提升。此外,工程带动当地民众参与生态林管护和经济作物种植,为2000余名困难民众提供就业岗位,依靠实施产业治沙助力和巩固了脱贫成果。(隋致远)

推荐文章
精彩图文
巴西潘塔纳尔的湿地保护神话 北极气候变暖极有可能改变生态系统 新疆绿色消费理念催热农家肥 丹顶鹤在盐城湿地有了安全的“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