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环保作文 >

基于企业内部视野的中国制造业低碳化升级路径浅议

时间:2017-05-30 08:19 来源: 作者: 点击:

  摘 要: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走经济低碳化发展的道路是我国的战略性选择。经济低碳化的核心是降低我国碳排放水平。找出制约中国产业低碳化的关键性因素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一个必要而且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企业内部;中国制造业;低碳化;升级路径
  低碳化是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环境变化而达成的共识,降低CO2的排放已经是全球的共同要求,成为继农业革命、制造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人类发展的第四次浪潮。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走经济低碳化发展的道路是我国的战略性选择。经济低碳化的核心是降低我国碳排放水平,而各产业的碳排放强度在总碳排放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降低中国各种制造业的碳排放成为目前经济低碳化的重点。虽然近年来政府及各部门做出了各种碳减排策略及优化产业结构,但取得的成果却并不是令人满意的,目前我国产业发展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71%,超过了2/3。在此背景下,我们着重要发展的是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的增长与碳的排放量脱钩发展,这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所以,找出制约中国产业低碳化的关键性因素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一个必要而且紧迫的课题。尤其是我国,曾经预言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至40%-45%,因此,对低碳化经济这一课题的研究尤其显得迫切。
  一、我国制造业低碳化面临的挑战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曾在2009年4月宣布,要求10万家供应商务必在5年的时间里完成碳足迹验证,根据碳的排放量,将商品分为不同的等级,并贴上不同的碳标签。此种举措将对全球数百万家工厂产生直接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因为这些工厂大部分集中在中国。沃尔玛方面认为,到2012年之前在中国的最大的200家供应商把能源效率提升20%,二氧化碳减排18%。这样一来,中国大量物流商、零售商、原材料企业、制造商等,都必须承担减排的责任和义务,否则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后果将是非常的严重,因为大量的订单将会被取消。
  在国际制造业低碳化趋势的紧逼下,中国制造业只有加快企业升级的步伐,如果跟不上低碳标准时代的发展步子,那在不久的将来企业面临着的将是被淘汰的危险。实现由低附加值的生产制造向高附加值的技术创新经济转型和跨越是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终极目的,而中国在面对各种严峻的挑战下也面临着这样的机遇。总而言之,中国对新型低碳技术的需求,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一个实现企业生产由单纯的生产制造向高附加值的技术创新新经济转型的大好机会,并最终引导中国制造业开拓出一条从低碳到财富的新道路,这将是国内制造业低碳化不断发展的动力。
  二、制造业企业内部低碳化升级路径
  科学技术水平落后是中国低碳化转型的最大瓶颈,因此我国制造业要走一条从低碳到财富的新道路则需要在制造业能源的结构、效率及其企业自身发展的水平等内源式的问题着做文章,同时还需要根据森林生态具有增加碳汇的特点把一些外延式问题,如发挥碳汇能力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内、外源驱动型,即直接减碳发展路径与间接减碳发展的路径上齐头并进。
  (一)延伸价值链和产业链,提高能源效率
  要从源头上控制碳源,需要减低能耗,而要降低能耗,必须要提高能效,因为能效的高低决定了能耗的大小。我国制造业能耗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我国的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有重制造而轻研发的倾向,因此常处于价值链和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而制造产业也主要集中在加工、装备这两个环节上,产品不具有高的附加值,因此始终处在较低的利润领域。这种低端的产业结构、超低的附加值严重阻碍并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制造业需要实现产业的升级,使产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延伸。当我们解决好了产业链以及价值链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就能大幅度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能效,从而有力的促进我国制造业进入低碳化的轨道。
  (二)研发清洁能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改善能源结构对其实施调整优化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碳源。要实现制造业的低排放,调整优化制造业能源结构是制造业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求和战略要求,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制造业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需要逐渐建立起低碳的能源系统,实现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发展;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使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能源向多元化、清洁化的方向发展,共同推动制造业向低碳化方向发展。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发展水平
  低碳排放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由于我国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制造企业根本就无力降低碳排放量以及对碳污染、碳处理等相关问题的处理,这直接影响到我国制造业向低碳化方向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比如从产品的设计到生产、经营管理以及资源的整合等都是如此。制造业信息化技术集成了现代管理、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先进的制造技术等多项高度创新的技术,它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降低能耗,而且同时还可以调控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使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的竞争力上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提升。信息化已然成为了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推进信息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四)发挥碳汇潜力,增加碳汇
  内源驱动型和外源驱动型是我国制造业在低碳化发展路径上的两种方式,如果说内源驱动型是以直接减碳发展为路径的话,那么外源驱动型则以充分发挥碳汇能力间接减碳为途径。针对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和特点,内源驱动型发展路径主要采用减法战略来控制碳源、通过节能减排来达到低碳量的排放目的;而外源驱动型发展路径则是采用加法战略间接减碳,即通过增加碳汇方式,促使森林生态系统加强对碳的吸收以及增加其对碳的存储量。外源驱动型在成本、综合效益、固碳功能等方面比内源驱动型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发挥森林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和优势已在国际社会中达成共识。2004年-2008年间,我国进行了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科院根据本次清查结果以及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结果评估,我国森林总碳储达到78011亿吨,仅在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环境等6项生态服务功能上,年价值就高达10.01万亿万。增加碳汇,实现碳循环的良性发展,需要发挥政府引导、调节、监管等多项职能。通过宣传和引导,提高社会和企业的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同时鼓励企业根据自愿的原则捐资造林,自愿减排,以增加森林的碳汇。
  加大林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在资金补助政策上对营造林项目要提高补助标准,以此来促进碳汇林基地的建设,通过增绿来增加森林资源;加大力度推进植树造林工程,强化森林管理活动,不仅是要增加森林的数量,而且在森林的质量也不能忽略,质量的提高能够大大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和吸碳能力;与之同时,政府也可以采取征收碳税的形式,向高碳排放企业征税,并将所收税款专用于增加森林碳汇项目,以碳汇的增加来推动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能量消耗都非常巨大。据国家统计局历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制造业的能耗都远远超过了比如说交通、民用和商业用的能源,而相对数据显示,制造业能源的消耗量在制造业总用能源和行业总能源消耗量中所占的比例都超过了50%。在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时期,制造业对能源的高需求以及对能源的消费快速增长使我国能源的供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这势必会影响到我国制造业低碳化的进程。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碳排放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而制造业碳排放就占了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要实现到2020年单位GDP产值的CO2的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冯奎.中国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J].对外经济贸易实务.2009.10.
  [2]陆小成.技术预见对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作用及其路径选择[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2.
  [3]张明龙,张琼妮.低碳经济条件下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J].区域经济.2010,5:39-41.
  [4]刘美平.我国低碳经济推进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融合发展[J].当代财经.2010,10:86-91.
  [5]段向云,张英华.我国制造业低碳化之路[J].环境保护.2010,18:59-60.

推荐文章
精彩图文
美味小果子——无花果
推荐链接
  • http://cs1j.com/传世sf
  • http://www.btfcs.com/传奇世界私服
  • http://www.qpcsw.net/传奇世界sf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