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环保作文 >

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贺州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时间:2017-10-24 00:00 来源: 作者: 点击:

  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贺州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1)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

  通过近年中国政策研究部门和理论界对现代产业体系的解读,基本上可以认为现代产业体系是相对于传统产业体系而言的,其目的是实现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其核心是一个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是国家和地区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载体。

  国际视角下的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现代农业在第一产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先进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并逐步成为第二产业的主体;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显著,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明显提升,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服务业迅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产业群落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性、市场适应性等特征。

  (2)现代产业体系的构成

  现代产业体系主要由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构成。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各构成要素之间不是相互隔绝和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第一,制造业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生产性服务业脱胎于制造业,是全球制造业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入的产物。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主要需求部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延长产品的生产链条、降低制造业的运行成本,为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提供强大的支撑。生产性服务业还是新技术的重要提供者和促进者,将大量的高级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当中,可以极大地推动传统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以及先进制造业的形成。第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不断融合,产业界限日益模糊。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日益深入。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的渗透,很多企业依托制造业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现代农业是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的基础,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

  二、贺州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探讨

  (1)贺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2002年撤地设市,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218万。贺州区位优势明显,地处桂、湘、粤三省区的结合部。贺州已探明蕴藏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非金属等60多种矿产资源,探明储量的有28种,已开发利用22种,其中白色大理石储量达26亿立方米,稀土氧化物资源储量158480吨。2010年,全市实际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6.7亿元,工业增加值10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3.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30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6.3:34.4:29.3调整为2010年的20.1:49.2:29.7,经济发展已从农业主导型加快向工业主导型转变。

  (2)贺州市产业结构及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

  1.经济总量小,传统特征明显。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在GDP 中所占比重偏低,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偏大。2011年贺州市第一产业实现产值78.9亿元,第二产业167.5万元,第三产业108.1万元。主导产业优势并不明显,贺州市做为新建市,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集聚度不高,相互间的联系不够密切,达不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2.产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工业化程度低,创新能力弱,土地和能源的节约利用程度低,产业关联度低,集约化、信息化进展缓慢;农业产业化发展起点低,加工企业实力不强,产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 服务业发展缓慢,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与周边地区扩大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产业竞争力偏弱、产业组织规模偏小、产业链条偏短,产业集群尚未做大做强。这突出体现在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以及物流业和旅游业四个最适宜拉长产业链、最适宜发展产业集群龙头带动、最适宜高附加值的产业。

  3.基础产业发展滞后,成为产业结构中的瓶颈产业。贺州市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规模和水平较低,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仍以分散化经营为主,没能形成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合作化的氛围,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贺州市2011年12月份居民消费指数为6.4%,为全年最低水平,而2011年全国居民消费指数总体上涨5.4%,表明基础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原材料供应不足,造成居民消费资料供给短缺,致使物价居高不下。基础产业的发展落后也严重制约了工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4.主导产业资源依赖严重。贺州的工业主要依赖于当地的矿产资源,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比例过高,例如粉体加工业,以低技术的资源依赖型粗加工为主,导致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环境的极大破坏,也决定了产业的不可持续性发展。

  (3)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贺州作为欠发达、后发展、资源枯竭型地区,要想跨越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根据本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反梯度开发,合理布局主导产业。中共贺州市委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贺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决定》,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出发点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依照循环经济原则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布局,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基于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仍然需要以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为目标。

  1.构建循环型现代工业体系

  结合当地特点和发展趋势建设贺州市循环型工业经济体系,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物质的资源化利用为出发点,以完善产业链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大型集团及现有骨干、龙头企业为核心,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以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经济实力为目的,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发展电力、铝深加工、电子铝箔、稀土、环保建材及利废、生物产业及林产业等。重点构建电力-水泥-墙体材料产业链、“渣、水、气”循环利用的电力-啤酒-水泥产业链、啤酒—生化—食品—养殖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电—铝—电子产业深加工产业链、林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石材开采—加工—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增强产业间的关联性和渗透性。

  2.发展循环型现代农业

  以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农牧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 引进一批农牧加工龙头企业,培育提升一批新兴企业,改造、淘汰落后企业,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后劲。以工业化的组织管理理念,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推进特色农牧业和外向型农牧业的产业化、商品化,持生态品牌、有机品牌和原产地品牌的创建。发展沼气工程,以沼气生产为纽带,促进农牧产业的有机、良性循环。建立种养加工一体化高效工农业集成循环经济模式,以农产品加工种养殖业为产业龙头,将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再生利用等产业和技术进行高效集成,达到农业升级增产、农民就业增收、食品高质安全、资源节约循环、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3.发展现代旅游业

  以生态学理论和环境伦理思想为指导,以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高效、持续利用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支撑,遵循3R原则,具有能源低消耗、旅游污染物低排放、旅游废弃物资源化、旅游服务生态化等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构建以生态山水、古镇文化、民俗风情、都市风光为重点的旅游发展格局,以循环经济模式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实现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完整的循环型旅游产业群,增强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促进贺州市整个产业体系的循环、持续发展。

推荐文章
精彩图文
美味小果子——无花果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