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环保作文 >

论珠三角城市的产业发展定位及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17-09-19 00:51 来源: 作者: 点击:

  [论文关健词]产业发展,产业集群,产业转移

  [论文摘要]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江门市作为珠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成员。正确定位其产业发展阶段,对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三大指标判断江门市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同时分析了制约江门市产业发展的各种外部因素,并提出加快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产业发展有其特殊性及阶段性,江门市作为珠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成员,如何正确定位自身产业发展阶段,以更好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提升综合竞争力,成为江门市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

  产业发展是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具有内在逻辑、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进程,人们不能违背产业演进的规律,但能够缩短演进的过程,加快其演进的步伐。弄清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点上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是研究、促进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因此,研究江门市的产业发展,必须首先认识江门市的工业化发展阶段。

  一、把握产业发展规律,认清产业发展阶段

  根据国内外有关经济理论和历史经验,一般运用人均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本文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几方面来综合判断江门市的工业化阶段。

  (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著名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nis Chenery)等人,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

  由于汇率不能反映各国的实际货币购买力。因此本文采用购买力平价法。我国学者易纲(1997)估计人民币绝对购买力平价在1美元兑4.2元人民币左右。2005年,江门市人均GDP为19636元。以4.2元,美元计算大概为4675美元。根据这一理论,可以初步判断江门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

  (二)产业结构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NION Kuznets)等人的研究成果,在工业化起点,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较高,第二产业(工业)的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都相应有所提高,且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幅度大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优势地位被第二产业所取代。当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时,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

  “十五“期间(2001-2005年),江门市的三次产业比重由13.8:46.6:39.6转变为9:53:38,由上述理论可以初步判断江门市工业化刚刚进入后期阶段。

  (三)工业内部结构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ahber Hoffman)于1931年建立了“霍夫曼比例说”,即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他认为,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霍夫曼比例越小。重工业化程度越高,工业化水平也越高。他把工业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一统天下,霍夫曼比例约为5‘第二阶段,生产资料工业发展提速,但相对消费资料工业,仍显不足,霍夫曼比例约为2.5;第三阶段,生产资料工业与消费资料工业旗鼓相当,霍夫曼比例约为1;第四阶段,生产资料工业领先增长,霍夫曼比例小于1,标志着进入重化工业阶段。

  霍夫曼定理中将工业分为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品工业的划分方式近似于我国轻重工业的划分。因此,本文运用轻重工业产值之此来近似计算霍夫曼比例。另外,由于缺乏完全符合公式要求的统计数据,只好用相近指标替代,即用总产值替换净产值。2005年,江门市的轻重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58:42,计算所得的霍夫曼比例近似为:1.38,因此江门市处于工业化第三阶段的后半段,处于向第四阶段(即重化工业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

  综上所述,从人均GDP看,江门市工业化水平处于中期的后半阶段;霍夫曼比例表明,江门市处于工业化第三阶段,处于向重化工业过渡的时期;三次产业结构则反映江门市刚刚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综合各个指标,目前江门市大概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向重化工业发展的阶段。

  二、深刻分析外部环境,走产业科学发展之路

  研究江门市产业发展,必须在认清江门市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基础上,深入分析江门市产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当前,江门市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外,还面临着一些外部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

  资源和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现阶段江门市经济粗放型增长导致了资源约束和环境破坏两个突出问题。首先,土地资源日益稀缺。江门市地域广阔,但是能够使用的土地却不多,按现在CDP增长速度计算,江门市市区若干年后将面临无地可用的困境。其次,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全市水资源利用率仅为27.1%:至2005年,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只有11万吨,远远低于污水日排放量。最后,资源能源供应保障压力越来越大。2000-2005年间江门市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率15.59%,较同期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均增长速度10.9%高出许多。

  (二)劳动力素质不高问题日益突出

  产业的发展升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工业化初期,主要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这些生产要素导向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可以靠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获得;到工业化中期,产业发展的重点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如钢铁、汽车、石化、电子等,这些投资导向型的产业发展主要靠资金和技术,而劳动力的素质对产品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江门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对高级技术人才需求进一步增加,而在2003年,江门市高级职称人才仅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2.81%,而初级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却高达76.14%。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已成为制约江门产业发展升级的一大障碍。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2005年。江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6079人,比全省平均水平7634人少了四分之一,排名全省第9位;科学家和工程师3414人,远远低于全省平均5430人;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1633人,还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可以说,江门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全省排名中并没有优势,处于中等水平。

  三、促进江门市产业发展升级的对策

  推动江门市产业发展升级。既要抓住当前世界产业转移为江门市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又要符合江门市产业发展所处阶段的客观实际。

  (一)积极争取重化工业项目,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升级

  重化工业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消费升级周期和产业链条长,对经济发展带动性强。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十分广泛,不仅涉及到机械、化工、材料、电子和机械零配件加工等配套行业,还涉及到农业、国防等各行各业,其发展必将带动众多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发展重化工业,是实现产业升级换代的必然选择。

  当前江门市发展重化工业并没有相对的优势,但是仍然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重化工业项目。首先,要利用经济全球一体化以及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世界重化工业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难得机遇,积极从先进国家引进重化工业。其次,要发挥特长,重点突破。当前全国对钢材、石化等原材料的需求日益扩大,许多城市制造业已进人大规模设备更新换代和技术改造时期,对工业装备需求十分庞大。江门应该利用现有的制造业基础,重点扶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抢夺市场先机。再次,政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参与项目竞争,努力引进对江门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重化工业项目。

  (二)转变工业增长方式,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具有降低成本、创新技术、开拓市场、扩张规模、提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竞争优势,同时它还是发展区域特色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形式。大力培育产业集群,是江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迈向产业强市目标的战略举措。

  江门市现已形成多个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基地,包括市区的摩托车及零配件制造业、潮莲镇的珠宝业、荷塘镇的玻璃业,司前镇五金不锈钢制品业、开平市水口镇水暖卫浴业、恩平市麦克风产业、鹤山市制鞋和印刷业等特色产业集群。但是,审视江门市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也还存在不少“软肋”。产业集群规模偏小,缺乏知名品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政府工作不到位。企业融资困难等因素制约了江门市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要促进江门产业集群发展,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政府应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作为产业集群的行动主体,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认真规划引导,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引导,培育“版块经济”;同时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建设好与产业集群密切结合的具专业化特色的产业市场。第二,金融机构要提供扶持政策。金融机构要积极尝试存货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应收帐款质押贷款等方式,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第三。企业要积极合作。龙头企业要调整产品结构。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把配套产品和加工辅业分离出来,中小企业要主动协作,积极做好配套工作,增强产业关联度;同时还要积极引导民营中小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建立稳定的协作配套关系进入大企业的产业链及国际国内销售网,以此获得长期发展的依托和支撑。

  (三)发掘城市自身优势,承接珠三角先进城市的产业转移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发展的龙头区域。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产业配套比较全面、资金比较雄厚、技术比较先进、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发展局面,其中,以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的产品发展最为先进,在未来几年的发展展望中。这几个城市不约而同的提出了产业升级换代的构思。因此。在周边先进城市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江门市应该抢抓机遇,积极承接周边城市的产业转移。逐步建立起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体系。

  首先,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江门市地处珠三角西岸,与东岸各市交通连接便利,江中高速已经通车,江珠高速即将通车,江肇高速将于近几年完成,因此,引进项目可以从周边的中山、珠海人手。第二。发挥工业基础优势。江门市的工业基础较粤西、粤东等城市有优势,目前,江门市主要工业产品类别有20多种。涉及纺织、机械、电力等行业,具有相对齐全的产业链,因此,可以刺用现有的产业链,把相关产业做大做强。第三,要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江门拥有相对的土地资源优势。全市国土面积9541平方公里,占珠三角的四分之一强,在各地资源持续紧张的情况下,占有土地就等于占有未来发展的机会,也就是说,未来的发展需要适当地以土地换大项目。

  (四)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技术人才

  未来十年是江门市建设现代化城市和产业强市的重要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在重视主导产业选择、工艺技术创新同时,还要重视应用性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各类人才的强劲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之成为作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是解决制约江门市产业经济发展中深层次问题的根本要求。

  目前,江门产业经济发展对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非常紧迫,仅机械制造类、电子工程技术和电子器件制造类、纺织化纤制造类缺口就达3.1万人,未来5年全市技工缺口也将达到12.4万人。因此,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江门市首先应以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紧密结合江门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实际,依托优势行业和企业,适度拓宽专业布局,使江门市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布局辐射江门主要产业和行业,以满足江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应大力培养新兴产业人才。要重点建设好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应用电子技术、电脑游戏开发、动漫、染整技术、农业技术、模具产品开发等专业,并力争成为省内领先专业。第三,应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应用项目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开发等科技工作及社会服务活动,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和发展的良性循环。

  总之,产业发展没有终点,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和问题。都会面临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只有脚踏实地。从本地的发展阶段出发,寻找出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加快产业的优化升级步伐,从而最终走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推荐文章
精彩图文
美味小果子——无花果
热门文章